怎样进行羊舍消毒?
首先,将羊舍和病羊停留过地面上的表土、粪便和垃圾彻底铲除,彻底清扫、冲洗可使羊舍内病原体数减少50%,在此基础上再用药物消毒可使羊舍内病原体数减少90%以
首先,将羊舍和病羊停留过地面上的表土、粪便和垃圾彻底铲除,彻底清扫、冲洗可使羊舍内病原体数减少50%,在此基础上再用药物消毒可使羊舍内病原体数减少90%以
药浴的目的是预防和治疗羊疥癣、羊虱等体外寄生虫病。在有疥癣病发生的地区,对羊只每年可进行2次药浴。治疗性药浴,在夏末秋初进行。冬季对发病羊只可选择暖和
驱虫是防治羊寄生虫病的一种重要手段,通常多采取以定期(每年2~3次)预防性驱虫的方式,以避免羊在轻度感染后进一步发展而造成严重危害。驱虫的时间,要根据对
﹙1﹚用药要根据疗效高、副作用小、安全价廉等原则选用。不能滥用抗生素,如青霉素、链霉素、土霉素等,因为它们不能治疗一切疾病,滥用容易使病原微生物产生抗
给羊打针就是将各种药液通过使用注射器或输液器注入羊的体内。打针前应将注射器和针头等用清水冲洗干净,煮沸30分钟消毒。注射器吸入药液后要直立,排除管内气泡
给羊胃管投药可通过两种方法,即鼻腔插入和口腔插入。(1)经鼻腔插入 先将胃管插入鼻孔,延下鼻道慢慢送入,到达咽部时,有阻挡感觉,待羊进行吞咽动作时趁机
口服给药主要包括自由采食法、长颈瓶投药法和药板给药法。(1)自由采食法 多用于大群羊的预防性治疗或驱虫。将药按一定比例均匀地拌到饲料或饮水中,让羊自由
检查羊的呼吸数比较简单,一般可根据胸腹壁的起伏动作而测定。检查者站在羊的侧面,注意观察腹肋部的起伏,一起一伏为一次呼吸;在寒冷季节也可根据呼吸气流来测
检查羊的脉搏数(即心跳数),可用手触摸羊后肢股内侧的股动脉或颌外动脉,感知心跳的情况。有条件时可用听诊器听诊。健康羊的脉搏每分钟跳动70~80次,如果羊的
一般用手触摸羊的耳根或将手指插入口腔,即可感觉病羊是否发烧。但该法准确度不高,最准确的方法是使用兽用体温表进行直肠测温。其具体方法是:测温前先将体温表
要随时观察羊群中粪、尿的变化,以及时发现疾病。﹙1﹚对粪便的检查主要注意其形状、硬度、颜色及附着物。正常羊粪呈小球形,灰黑色、软硬适中。如粪便过于干小
采食与饮水的好坏直接反映出羊的健康情况,不吃不喝说明病情严重,若想吃而不敢咀嚼,要检查口腔和牙齿有无病变异常。羊喜舔泥土,吃草根等是慢性营养不良的表现
正常羊的眼结膜、鼻、口腔黏膜呈粉红色,且光滑、湿润。如不同于这一颜色,则可能生病。翻开羊上下眼睑,或检查口、鼻腔黏膜时,如发现黏膜苍白是贫血的表现;如
健康羊的被毛光滑平整,有光泽,而病羊被毛粗乱,无光泽,甚至脱毛。毛焦或换毛迟缓、腹部收缩的羊可能患有慢性病或长期消化不良。脱毛结痂,皮肤增厚可能患疥癣
健康羊两眼明亮有神,行动活泼平稳,当羊患病时,常表现精神不振,呆立不动,反应迟钝或兴奋不安,行动不稳。有些病还表现特殊姿势,如患有李氏杆菌病或脑包虫病
及时发现羊患病,进一步确定是什么病,对羊病的防治十分重要。每天早晨去羊舍观察每只羊的神态与姿势,饲喂时注意是否有不吃不喝的羊只,运动放牧时注意羊的步态
症状诊断:本病临床上分为3型,也偶见有混合型。唇型:发生在各种年龄的绵羊羔及山羊羔。是本病的主要病型。一般在唇部、口角和鼻镜上出现散在的小红斑。很快即
症状诊断:恶性型羊痘,病羊体温升高至41~ 42℃,精神萎靡,食欲消失,眼肿流泪,呼吸困难。经l一3 d,全身皮肤表面出现红色斑疹(痘疹),然后变成丘斑、水疱
症状诊断:潜伏期1 周左右。病初表现体温、肌肉震颤,流涎,食欲下降,反刍减少或停止。常呈群发,口腔呈弥漫性口膜炎,水疱发生于硬腭和舌面,严重时可发生糜烂
症状诊断: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2-3 周,有的可能只有几天,也有长达2个月的。病初体温升高1-2℃,不久就接近常温。精神沉郁,目光呆滞,头低垂,一侧或两侧耳下垂